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日韩爱爱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香色欲天天综合网天天来吧,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經略遼闊西部 譜寫世紀工程新篇章

來源:《求是》2024/16 作者:新華社記者 2024-08-16 07:57:09

經略遼闊西部 譜寫世紀工程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

  “健全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的制度和政策體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聚焦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對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作出部署。

  幅員遼闊的西部地區,涵蓋12個省區市,占全國國土面積七成多,總人口占全國近三成,與10多個國家接壤,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

  回望世紀之交,黨中央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決策。此后,這一戰略持續而深刻地塑造著壯闊西部。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遍布西部12個省區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系統部署,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定義了“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5年來,西部地區發展成效顯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9%,增速居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之首。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6.9萬億元,占全國的21.5%。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推動西部大開發是一項世紀工程。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繼續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穩扎穩打,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經略西部、謀定全局,一以貫之、善作善成。循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西部大開發這項世紀工程,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激活經濟發展動能

  今年5月,在重慶舉行的第六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西洽會)上,簽約的124個制造業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產業,正式合同額達1988.5億元。

  10多年前,在西洽會的前身中國(重慶)國際投資暨全球采購會上,人們見到的多是臘肉、飼料等初級產品。西洽會之變,折射出西部地區產業升級持續換擋提速。

  產業強則經濟強。回望西部大開發歷程,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產業始終是重要根基。

  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近年來,重慶把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不斷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圖為2024年6月7日在重慶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拍攝的即將下線的整車。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廣闊的面積和豐富的自然條件賦予西部地區獨特的資源稟賦: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的風光資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貴州礦種多、儲量大,正加快礦產資源高端化開發利用;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地理風貌和民族文化成為獨特旅游資源……

  無論是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還是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都應堅持在“特色”上下功夫,以特色強化優勢,提升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增強西部地區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細觀習近平總書記在西部各省區市的考察,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始終是總書記關注和強調的重點。

  在陜西,總書記指出“要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在四川,總書記強調“構建富有四川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廣西,總書記要求“打造若干體現廣西特色和優勢、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帶動力的支柱產業”……

  整合優勢資源,培育新業態,西部地區一批特色產業乘勢壯大,顯示出強勁勢頭。在云南保山潞江鎮新寨村,依托亞熱帶氣候和保山小粒咖啡,咖啡與文旅碰出新火花;在陜西榆林,前沿科技幫助煤炭實現“由黑到白”,傳統煤城加速向現代煤化工轉型;在廣西柳州,汽車產業加速轉型升級,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60.7%……

  當前,西部產業發展進入轉型升級攻堅階段,面臨產業結構層次不高、產品附加值偏低等挑戰。

  解決這些困難,關鍵是創新。

  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并對創新作出明確部署:“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提質、增效”、“探索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形成地區發展新動能”……

  西部大地上,創新活力正在涌動:川渝聯合打造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消費品等4個萬億級產業;寧夏中衛建成西部云基地,已有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14個;陜西光子產業總產值兩年多來以每年超過50%的速度遞增。

  據統計,西部地區已打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9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電子信息、航空等5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工業增加值由2019年的5.8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1萬億元。

  隨著產業創新發展動能不斷增強,西部地區正依托不斷開放的區位空間,整合世界資源,融入全球產業體系。

  今年5月30日,隨著馬來西亞籍“丹娜173”輪穩穩靠泊,廣西北部灣港往來馬來西亞的直航航線再添一條,北部灣港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國家直航精品航線網絡進一步優化織密。

  馬來西亞的榴蓮等特色水果,中國的計算機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等商品,往來兩國之間,交流合作的機遇越來越多。

  開放,始終是西部地區發展的關鍵詞。

  以開放促開發,是地域廣袤、發展水平迥異的西部地區共同的夙愿。2013年的秋天,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西部地區由此澎湃出新的發展勢能。

  重慶是觀察西部開放的一個窗口。

  走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運營調度中心,大屏幕上的地圖,以重慶為坐標點,繪就了聯通世界的“大動脈”。

  過去的西部,山高路遠、閉塞封閉。如今的西部,向西,中歐班列直抵歐洲;向北,“渝滿俄”鐵路班列縱貫南北;向東,長江黃金水道聯通中部地區和長三角;向南,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山越海。

  一組數據令人感嘆: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已覆蓋全球124個國家和地區的523個港口,2023年“新三樣”出口88.2億元、同比增長近1倍。

  多少年來,滔滔江水帶著西南各地的山貨土產順流而下,東南的布匹棉紗伴著鏗鏘的川江號子溯流而上。而今,鐵路、公路、航線輻射八方,也將重慶的發展放在中國、放在歐亞大陸、放在世界的視野下去考量。

  立足西部,列車轟鳴替代古代駝鈴,一個個國際大通道由此生發,聯結起區域開放發展之路。因地制宜、同向而行、分工明確,西部各省區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著力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

  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一帶一路”對外交往中心加快建設;新疆以重點開放平臺為抓手,推動“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邁上新臺階;內蒙古深度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

  突破曾經的區位劣勢,“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正在西部形成,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帶來新機遇。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西部地區累計開行中歐班列3.5萬列,占全國總數的50.5%;布局建設6個自貿試驗區和40個綜合保稅區。2023年西部地區進出口總額達3.7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37%。

  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并提出“推動沿線地區開發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更加主動服務對接區域重大戰略”等要求。

  堅持以創新牽引轉型升級,以開放拓展發展空間,西部地區正不斷激活發展新動能、展現發展新氣象。

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夏季的三江源,萬物生長。在可可西里,藏羚羊開啟一年一度的大遷徙,一群群“高原精靈”向著卓乃湖奔去。

  種群數量增至7萬多只,保護級別從“瀕危物種”調降為“近危物種”,藏羚羊的保護成效是三江源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生態向好的縮影。

  發展與保護,一體兩面,在西部大地得到集中體現。

  “中華水塔”青海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四川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地區……廣袤的西部地區,是資源豐富但環境脆弱的生態重鎮,肩負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內蒙古、青海、陜西、云南、四川等地進行考察,對保護生態環境提出要求。

  2015年,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深情地指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2016年,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這樣強調“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2020年,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明確要求“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

  守護生態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西部地區正加快行動。

  實施控源截污、恢復生態濕地、整治沿岸違規違建問題……如今的云南滇池已摘掉劣Ⅴ類帽子,清波蕩漾,海鷗高飛,明珠神采再現。

  隨著重點生態工程深入實施、重點區域綜合治理穩步開展、綠色發展加快推進,西部地區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取得重大成效。據統計,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累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超過3.2億畝,森林覆蓋率顯著提高;長江干流、黃河干流全線達到Ⅱ類水質;汾渭平原2023年PM2.5濃度較2019年下降18.8%……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西部地區富集著大量自然資源,清潔能源高速發展既是綠色發展動能,也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寧夏銀川市近年來沿著生態立市、人水和諧之路護水、治水、用水,描繪出一幅“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的塞上新風景。圖為2024年6月11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寶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新華社記者 王鵬/攝

  來自雅礱江流域的清潔電能,只需3到5毫秒就可“閃送”至川渝、華東和華中等地的電力負荷中心。作為國家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累計發電量已突破1萬億千瓦時,綠色清潔能源發電量減排二氧化碳約8億噸。

  在寧夏,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騰格里“沙戈荒”250萬千瓦風電基地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該項目是我國最大“沙戈荒”能源大基地的首批風電項目之一。向西而望,騰格里、巴丹吉林等沙漠中,一片片藍色“光伏海”正加速延展。

  從“沙戈荒”里的藍色“光伏海”,到雪域高原上矗立的白色大風車,西部地區發展清潔能源的勢頭引人注目。

  “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輸往大江南北;“北煤南運”、“疆煤外運”,西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正加快礦產資源高效清潔利用。

  青海加快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新疆構建豐枯調劑和多源互補的流域水網格局……隨著新型能源體系加快建設,西部地區豐富的水風光資源和礦產資源被充分轉化為清潔能源,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綠色血脈”。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而通過高水平保護,發展新優勢也在不斷塑造。

  今年三四月份,西藏林芝市“桃花源”嘎拉村,全國各地游客慕名前來觀賞桃花盛景。通過發展生態旅游實現村集體和村民收入增長,這個村走出了綠色發展新路。

  西藏越來越成為廣大游客的選擇,西藏人民的“生態飯”越吃越好、越吃越香。

  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逐步構建,發展的潛力和后勁持續增強。

  在貴州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不僅可實現余熱、煙氣全部回收利用,產業鏈的拉長也能顯著提升綜合效益。

  貴州堅持把綠色低碳作為高質量發展最優路徑,推進“電動貴州”、數字經濟不斷轉型升級,確保到2027年綠色經濟占比50%以上。

  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擘畫出西部地區綠色發展之路;提出“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節能降碳改造,有序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具體要求,為未來西部地區推動綠色發展轉型指明方向。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隨著綠色版圖不斷擴大,西部地區不斷把生態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讓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造福人民、澤被后世。

夯實人民幸福根基

  在甘肅天祝縣松山鎮達隆村,走出大山的搬遷群眾王國治住進干凈寬敞的新居半年多了。

  通過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天祝縣已有1566戶5551人搬遷入住新居。2024年,天祝縣計劃實施搬遷1015戶,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生活好”。

  富民興村展新顏,百姓生活日日新。

  2024年7月27日晚,“火火歡歌”中國·楚雄2024年彝族火把節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啟幕。圖為當地彝族群眾與游客載歌載舞,共度佳節。 新華社記者 王靜頤/攝

  曾經的西部,是“老少邊窮”的代名詞。做好民生工作,改善西部群眾生活,推動脫貧地區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西部大開發的目的之一。

  西部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時時牽掛在心。

  在云南,總書記叮囑“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在貴州,總書記親切地說“脫貧之后,要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希望鄉親們繼續努力奮斗,把鄉村產業發展得更好,把鄉村建設得更美”;在新疆,總書記囑托“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作為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

  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西部地區508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6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西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9年的2.4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3.1萬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59.94%。放眼望去,西部大地日新月異。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體制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云南對脫貧不穩定、容易致貧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進行精準幫扶,2023年全省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4.8%;貴州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加大對重點地區幫扶支持力度;甘肅深化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加強勞務協作、項目共建等。

  西部地區始終繃緊防范化解規模性返貧風險這根弦,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拓寬就業增收渠道,促進西部群眾在家門口找到致富路。

  在重慶巫溪,烤魚帶火了就業,增加了收入。2023年,巫溪烤魚新開門店增長25%,“烤魚節”期間累計接待游客30萬人次,僅漫灘路烤魚一條街產值就達6000萬元。

  在西部地區,越來越多當地百姓就地唱響“致富經”:甘肅臨夏市的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日產鮮花18萬枝走出國門,帶動當地就業;貴州石阡縣打造苔茶品牌,帶動30多萬人吃上“茶葉飯”;總人口只有4萬多人的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迎來旅游熱,當地居民依靠民宿和農家樂拓寬了增收渠道……

  兜牢民生底線,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自青海西寧市西川南路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運營以來,家住附近的李敏阿姨一有閑暇就到服務中心來。“在家門口養老,大家聊得來。滿意!”

  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黃河養護院,達爭老人笑著說:“我在這里不僅住得舒服、吃得好,還有專業護理員和醫生護士。”

  連續10年,青海省都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民生十項實事”項目,全力讓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寧夏2023年全區新增教育學位3萬多個、新增醫療床位2000多個、為2萬多新市民解決了住房問題;內蒙古城市“一刻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基本建成;新疆持續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南疆城鄉從幼兒園到高中實現了15年免費教育……如今的西部,民生底線更加牢固,群眾幸福感更實更穩。

  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西部交通更加便利,出行條件大幅改善。

  陜西西康高鐵建成通車后,將使西安和安康兩地間鐵路通行時間從3.5小時縮短至約40分鐘,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

  隧道穿越山梁溝峁,鐵龍奔馳戈壁沙漠,西部基礎設施建設邁出現代化步伐,大大改善西部群眾的出行條件:西部地區鐵路、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大幅提升;西藏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10年間實現翻番,拉日鐵路、拉林鐵路先后建成通車,川藏鐵路加快推進;航空運輸體系日臻完善,2023年,西部地區擁有4F級機場5個……

  西部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既包括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五個民族自治區,又涉及貴州、云南、甘肅、青海等少數民族分布較多的省份。實現邊疆地區繁榮安全穩固,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務。

  內蒙古推動民營企業進邊疆,帶動邊境地區產業發展,農牧民就業增收;云南在全省沿邊行政村(社區)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推動邊境村寨成為富邊的樣板、穩邊的示范、守邊的屏障;廣西開展興邊富民行動中心城鎮、邊境特色小城鎮建設……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指出“緊貼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兜牢民生底線,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面向未來,不斷加強教育事業,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出臺促進青年就業創業支持政策,西部各地民生清單里的一項項務實舉措加快落地,西部人民將享受到越來越多可感可知可及的發展成果。

  “西部大開發作為國家戰略,是一以貫之的。沒有任何動搖,更沒有削弱,而是不斷加強和完善。”

  “久久為功,自強不息,止于至善”,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詞道出對加強和完善西部大開發這項世紀工程的堅定決心。

  在西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廣大干部群眾正同心攜手、銳意進取、大膽開拓、擔當作為,用勤勞和智慧譜寫著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執筆:嚴賦憬 胡璐 郁瓊源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慧 校對 - 喬雪 何晨琛 審校 - 徐勇林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92044